一、2022年住房和城鄉建設系統8項重點工作
1月20日,全國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會議召開,分析形勢和問題,研究部署2022年住房和城鄉建設系統8項重點工作。會議強調,2022年,全系統要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著力在“增信心、防風險、穩增長、促改革、強隊伍”上下功夫,推動住房和城鄉建設事業高質量發展,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01 加強房地產市場調控
毫不動搖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不把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工具和手段,保持調控政策連續性穩定性,增強調控政策協調性精準性,繼續穩妥實施房地產長效機制,堅決有力處置個別頭部房地產企業房地產項目逾期交付風險,持續整治規范房地產市場秩序。
02推進住房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堅持租購并舉,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優化住房供應結構。大力增加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以人口凈流入的大城市為重點,全年建設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240萬套(間)。完善城鎮住房保障體系,指導各地合理確定本地區住房保障制度安排。加快發展長租房市場。健全住房公積金繳存、使用、管理和運行機制。
03 實施城市更新行動
將實施城市更新行動作為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戰略舉措,健全體系、優化布局、完善功能、管控底線、提升品質、提高效能、轉變方式。在設區市全面開展城市體檢評估。指導各地制定和實施城市更新規劃,有計劃有步驟推進各項任務。組織推進燃氣等城市管道老化更新改造重大工程。編制城鄉歷史文化保護傳承體系規劃綱要。推動城市建設適老化轉型,大力推進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城市治理,構建全國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平臺“一張網”,建立部、省、市城市管理工作體系,建立超大特大城市治理風險防控機制。
04 實施鄉村建設行動
以農房和村莊建設現代化為著力點,加快建設美麗宜居鄉村。在全國100個樣本縣開展鄉村建設評價,實現省級全覆蓋。實施農房質量安全提升工程,持續實施危房改造和抗震改造,深入推進農村房屋安全隱患排查整治。落實縣城建設“營建要點”,推動轉變縣城建設方式。落實鄉村建設“營建要點”,探索形成符合當地實際的鄉村政策機制和建設方式,整治提升農村人居環境。
05落實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任務
出臺城鄉建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指導各地制定細化方案,推動城鄉建設綠色發展。研究建立城鄉建設碳排放統計監測體系。構建綠色低碳城市、縣城、社區、鄉村考評指標體系,研究建立考核評價制度和方法。
06推動建筑業轉型升級
堅持守底線、提品質、強秩序、促轉型,提高建筑業發展質量和效益。完善智能建造政策和產業體系,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2022年新建建筑中裝配式建筑面積占比達到25%以上。持續開展綠色建筑創建行動。完善工程建設組織模式。加快培育建筑產業工人隊伍。健全建筑工程質量安全保障體系,完善工程質量評價制度。
07推動改革創新和法治建設
深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推進全流程審批制度化、模式化。強化科技創新支撐。加快構建以強制性標準為核心的新型工程建設標準體系。完善重點領域法律法規,推動出臺城鎮住房保障條例、住房租賃條例。建立巡查稽查制度,推進信用體系建設。
08 加強黨的建設
鞏固拓展黨史學習教育成果,學深悟透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加強黨的政治建設,深刻認識“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踐行黨的群眾路線,持續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進一步壓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堅定不移推進住房和城鄉建設領域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加強干部隊伍建設,教育引導廣大干部樹立正確政績觀,提高專業素養、專業能力。大力弘揚優良傳統和作風,廣泛宣傳先進典型和模范人物,凝聚全系統共同推動住房和城鄉建設事業發展的強大力量。
二、為新業態打開想象新空間——從三個關鍵詞看建筑業發展新機遇
住房和城鄉建設是最大的國內消費市場,是穩增長擴內需、建設強大國內市場的重要領域。2021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分析當前經濟形勢,部署2022年經濟工作,透露出的信號是未來經濟發展和政策走向的重要風向標,也為住房和城鄉建設領域各行各業的發展帶來巨大想象空間。其中,時代賦予建筑業的各項任務,該如何完成?
關鍵詞一 創新 “走創新驅動道路”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提升制造業核心競爭力,啟動一批產業基礎再造工程項目,激發涌現一大批“專精特新”企業。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實體經濟特別是小微企業、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的支持。
2021年9月,北京證券交易所成立,致力于成為“有效服務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資本市場專業化發展平臺”。11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大對中小企業紓困幫扶力度的通知》,明確要加強專精特新企業發展。
目前,國家已培育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4762家,帶動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4萬多家,這些企業均具備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以及創新化等特質。
2020年8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13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推動智能建造與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了推動智能建造與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發展目標、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2021年11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公布第一批智能建造新技術新產品創新服務典型案例清單。同年12月17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國家城鄉建設科技創新平臺暫行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辦法適用于科技創新平臺的申報、建設、驗收、運行、績效評價、撤銷等管理工作。
從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到完善優化科技創新生態;從激發涌現一大批“專精特新”企業,到第一批智能建造新技術新產品創新服務典型案例清單的發布,再到打造科技創新平臺……可以說“創新”已經置于行業發展全局的重要位置。
關鍵詞二 穩步 “有質量的穩步增長”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為資本設置“紅綠燈”,依法加強對資本的有效監管,防止資本野蠻生長。這一形象比喻,釋放了清晰明確的政策信號,對資本要興利除弊,促進發展和依法規范并重。
李義平認為,設置“紅綠燈”,一方面意在引導資本在法律法規的制度框架下積極有為;另一方面也為建筑業企業敲響了警鐘:在擴大規模,提高市場占有率之前,應該正確處理擴張與防范風險之間的矛盾。
公開資料顯示,2021年已有多家特級、一級建筑業企業申請破產重組/清算。據了解,其中一家企業擁有公路工程施工總承包特級資質,但資產負債率為276.80%;一家企業擁有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總承包一級資質,債務至少4.5億元;一家施工企業擁有11項建筑業企業資質、7項一級資質……據業內人士分析,這些企業申請破產的原因無一例外,都是無法清償到期債務。該業內人士表示,一般由于經濟利益的影響,在建筑施工過程中,個別建筑業企業的管理者往往會對建筑工程的規模以及數量進行盲目擴張,項目數量激增,會給建筑業企業帶來較大的經濟壓力,導致企業無法負擔龐大的建設資金。“就算是有實力的企業,也會被慢慢消耗掉。”
關鍵詞三 綠色 “延長建筑壽命是最大的節能”
“要堅定不移推進,但不可能畢其功于一役”“要堅持全國統籌、節約優先、雙輪驅動、內外暢通、防范風險的原則”……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正確認識和把握碳達峰碳中和。
“雙碳”目標提出后,如何實施碳減排、制定碳中和路線圖已成為各行各業工作的重點。伴隨不同地域建筑總量的不斷攀升和居住舒適度的提高,與工業耗能、交通耗能相比,建筑耗能呈不斷上升趨勢。產業的選擇要符合綠色發展的路徑,特別是建筑材料的運用,建筑業節能減排關鍵在于綠色建材。
《中國建筑能耗研究報告(2020)》顯示,2018年全國建筑全過程碳排放總量為49.3億噸,占全國碳排放總量的51.3%。其中,建材生產階段占比28.3%,建筑運行階段占比21.9%,建筑施工階段占比僅為1%。
通過以上數據可以看出,相較于建筑運行階段,建筑材料生產階段的碳排放更應引起重視。
一是建造建材要高效、節材、少消耗。在設計環節,盡可能應用高性能和高效能的建筑材料。二是在施工過程中,要盡可能采用標準化部件,發展裝配式建筑。三是建材生產環節要節能,一定要延長建材使用、建筑使用壽命。四是運輸過程中要保證盡量短途,采用地緣性材料,減少加工環節。五是盡可能廢物利用、垃圾再生,讓建筑垃圾“變廢為寶”。
隨著碳達峰與碳中和各項工作的推進,建筑業綠色低碳發展已成必然。盡管近年來關于綠色、環保的概念已經深入人心,從各級政府,到各家企業,都對綠色建筑的發展傾入大量的精力,我國綠色建筑也實現了跨越式發展,但不可否認的是,建筑依然是能耗大戶。建筑節能之路任重道遠,被賦予綠色使命的建筑仍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